Home 欧洲 全球AI军备竞赛新态势:美国、中国与欧盟的布局
欧洲

全球AI军备竞赛新态势:美国、中国与欧盟的布局

Share

作者:唐摩崖

人工智能(AI)正在成为全球科技竞赛的核心,若干国家都在为争夺未来AI技术的主导权而加紧布局。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不仅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也在军事、社会治理、国际竞争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星际之门与全球技术领导

美国是全球人工智能的先行者,并且在多项技术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2019年,美国发布了《美国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The Nation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其目标是加强基础研究、发展先进的AI技术,并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美国的AI战略不仅强调技术研发的突破,还特别重视将AI广泛应用于军事、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

2025年,美国启动了“星际之门”(Gateways to the Stars)计划,旨在促进AI在量子计算、深度学习、自动驾驶和军事智能等领域的重大突破。美国通过政府、军方、科技公司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进一步强化在AI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尤其注重智能武器、无人作战系统和网络安全等军民融合领域的应用。

美国的科技公司,特别是谷歌、微软和亚马逊,已经在AI的重要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技术领域,已成为美国科技巨头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AI创新与全面布

过去几年内,中国在AI领域取得了飞速的进展。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AI创新中心。中国不仅加大了AI技术的研发力度,还通过政策引导,促进AI在智能制造、自动驾驶、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中国的AI战略核心在于自主创新和产业应用的结合。中国科技巨头如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中国的“互联网+”战略为AI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进一步促进了AI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AI伦理方面,中国也在推进技术治理和社会责任的建设。中国政府在推出AI技术的同时,致力于探索AI在公共安全、社会治理中的合理应用,并推动与全球AI治理框架的对接。

欧盟:投资人工智能与伦理监管

与美国和中国的技术驱动型战略不同,欧盟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强调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欧盟希望在全球AI技术竞争中,不仅依靠技术创新,更要通过伦理监管和法律框架引领全球AI发展方向。

2025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投资人工智能”(InvestAI)计划,计划动员2000亿欧元资金,推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该计划不仅关注技术进步,还特别强调AI技术的伦理性、透明性和可持续性,确保AI的发展能够造福全社会。

欧盟在2021年推出了全球首部《人工智能法案》,为AI的高风险领域(如自动驾驶、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应用设置了严格的规范。该法案规定,所有高风险的AI应用必须进行风险评估,确保透明性、公正性和对人权的尊重。通过这一法案,欧盟希望为全球AI治理树立榜样,推动技术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此外,欧盟还通过“数字欧洲计划”(Digital Europe Programme)和AI, Data and Robotics Partnership等项目,推动AI技术在数字基础设施、智能制造、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技术创新并增强全球竞争力。

结语

在这场新的科技竞争中,美国、中国和欧盟各自提出的战略和计划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全球AI格局。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社会责任,确保AI技术为全球人民带来福祉而非让单一资本获益,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未来,AI的竞争与合作将深刻改变全球经济与社会面貌,而伦理和治理的成功将决定这一技术进步的最终影响。

(本文部分内容借助人工智能辅助生成)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Related Articles

中美关税大战:BBC不懂中国

文/毕研韬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下午4时(北京时间4月3日凌晨4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执行全面新对等关税政策。 北京时间4月3日下午6时(美国东部时间4月3日凌晨6时),中国宣布采取反制措施。中国反应之快,让外界吃惊。 BBC(中文)解读说,中国选择这个时间宣布,“某种程度上想在国内掩盖这一新闻,不要过于惊吓到民众”。 这个臆测毫无依据。这么重大的事件,在什么节点发布有啥区别?何况,在自媒体时代,周五下午六时,不正在黄金时段吗? BBC中文还关心“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这个时候在做什么”。BBC杜撰到: “习和其他六位政治局常委在外出植树,强调应对砍伐森林的必要性。这展示了面对特朗普时的镇定,显示了一种气氛:华盛顿你尽力去做吧,这里是中国,我们对你的胡言乱语不感兴趣。” 如果BBC稍微做点功课就知道,一年前(2024年)的4月3日上午,习近平等中国领导人也在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4月3日或4日参加植树活动,是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惯例时间。 BBC(中文)这次的误读,说明了什么?是不懂中国,还是其它原因?BBC的这种低级错误,该怎样避免? Please follow...

法国总理:中俄对法大规模信息干预

3月25日,法国总理贝鲁在法国“警惕和保护外国数字干扰局” (Viginum)召开的2025论坛上表示:我们已发现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的大规模信息干预。 他说,在冲突不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背景下,法国已经成为信息战的主要目标。法国“实际上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一场不同寻常的战争——信息战。 他补充说,如果公民无法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民主制度就无法持久;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形成一个团结一致、在同一民主理想之下的共同体。 Viginum 成立于2021年7月13日,其使命是捍卫法国及其国家利益免受境外数字干扰,隶属于法国国防与国家安全总局(SGDSN)。该机构官网:https://viginum.com/。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为啥在白宫激烈争吵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与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谈,然而这场原本旨在讨论援助与战局的会议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激烈争吵。特朗普在会前曾公开称泽连斯基是“独裁者”,而泽连斯基则回击说,特朗普“生活在俄罗斯的虚假信息空间中”。两人言辞交锋的背后,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俄乌战争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美国和乌克兰之间在军事援助、安全保障与外交策略上的深刻分歧。 美国政策的重大转向:从“全面援助”到“交易型外交” 特朗普接替拜登担任总统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拜登政府时期,美国是乌克兰最坚定的支持者,不仅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还推动北约国家加强对乌克兰的支持。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强调“美国优先”,认为华盛顿不能无条件继续援助乌克兰,而是应该采取更务实的“交易型外交”策略: 白宫争吵的核心分歧 这次争吵不仅是特朗普和泽连斯基的个性冲突,更是两国在以下关键问题上的立场分歧: 1. 美国是否继续提供大规模援助 2. 俄乌战争的未来方向:战争还是谈判? 3. 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 结论:乌美关系进入新阶段,乌克兰战略困境加深...

Lady Godiva:心系人民才能流芳百世

文/毕研韬 传说的起源:牺牲与救赎的象征 Lady Godiva(戈黛娃夫人)的故事始于11世纪的英格兰考文垂市。根据传说,当时统治考文垂的利奥弗里克伯爵(Leofric the Dane)为支持英军出征,向百姓征收重税,导致民不聊生。伯爵的妻子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目睹民生疾苦,多次恳求丈夫减免赋税,却遭到斥责。最终,伯爵提出一个近乎羞辱的条件:若戈黛娃夫人愿意裸体骑马穿过考文垂的街道,他便同意减税。出乎意料的是,这位贵族女性毅然接受了挑战。 次日清晨,戈黛娃夫人褪去衣裳,仅以长发遮掩身体,策马行于空荡的街头。百姓感念其善举,自发闭门不出以示尊重,唯有一名裁缝Tom因偷窥而双目失明,衍生出英语词汇Peeping Tom(偷窥狂)。传说中,伯爵被妻子的勇气与人民的诚信打动,最终兑现诺言减税。这一故事通过民谣与修道士的记载流传下来,成为中世纪贵族责任与平民尊严交织的典范。 艺术升华:从禁忌到圣洁的视觉重构 戈黛娃夫人的形象在19世纪末被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John Collier)以油画《马背上的Lady...